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百二十八章因功而变  (第6/7页)
的匪患保障船只平安,答应下来又何妨。    杨安玄在京中与自己有过一次密谈,从言谈来看此子心在社稷、忠于朝庭,并非是会稽王的亲信,不知此次会稽王因何让他随卢壮等人一起前来。    伸手轻抚胡须,王恭眉头微微皱起,这样一来杨安玄会不会对自己生出误会。    杨安玄初到巡江所便立下大功,其能力可见一斑,由此也可见杨家族军骁勇之名并非虚得,杨佺期父子兄弟皆是勇将,不能让杨家为会稽王所用。    要制衡会稽王,需合殷仲堪、郗恢等人之力,荆州殷仲堪不通武事,受制于桓家,若是杨佺期能辅佐殷仲堪,既能拉拢杨家,又能抗衡桓玄,还能壮大盟友增强实力,可谓一举三得。    西北角的宅院,卢壮在灯下秉笔疾书,向会稽王汇报来京口后的情况。    “……王刺史心怀不愤,语多怨恨,对愚等冷置一旁,诸多戒备……”    足足写了三页纸,卢壮搁笔读了读,又拾笔写道:“臣知杨安玄、刘衷出身将门,向王刺史建言派两人前往都水监巡江所任缉贼正副使。”    “杨、刘两人不负所托,到任三日便剿灭为祸十余年的江上悍贼逐水雁,擒贼首伍亮在内三人,烧死三十七人,立下战功。”    “京口一带水寇烦多,臣向王刺史建言,从北府军中暂拨两船百人归巡江所管辖,让杨、刘二人平定贼患。”    “王刺史心怀忌惮,生恐分其兵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